发布时间:2022-01-14 发布者:张信 访问次数:
1月12日下午,我院在立德楼B109会议室召开了翻译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研工作汇报会。此举旨在加强我院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创新。本次科报会邀请重庆市社科联唐旺虎主任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做点评专家。科报会由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教授主持,翻译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科报会现场
胡安江首先代表学院对两位点评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和欢迎,接着他总结了学院2021年度在科研、教改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
随后,学院教师顾环、王洪波、张文鹤和钟毅做了科研教改工作汇报。顾环老师报告的主题是“批判教育学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她表示,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把控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于该教育模式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顾环老师汇报
王洪波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资政报告的撰写要求。他强调,要摆正研究者和咨政者的双重身份,同时还要有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以及及时把握智库政策和现实导向的能力。
王洪波老师汇报
市社科联唐旺虎主任分别对顾环老师和王洪波老师的分享进行了详细点评。他谈到,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是引领者、参与者、主导者。教育要有人文情怀、以文而教、以文化人,最终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在资政报告的撰写上,唐旺虎主任强调,撰写者一定要要结合我们的工作,关注当下热点,而且文字表述要言简意赅,高度凝练。
唐旺虎主任点评
张文鹤老师报告的主题是“古诗英译中替换法的描写研究”。他对替换法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分类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文化替换、修辞替换、审美替换、情景替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张老师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文学外译的大背景下,古诗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文鹤老师汇报
钟毅老师以译制片《社会中坚》的翻译研究为例,分享了伦理叙事与译本的重构。她强调了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的区别,谈到了从“地上的盐”到“社会中坚”翻译的改变与发展。她认为,将叙事伦理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拓展翻译研究的视角。
钟毅老师汇报
祝朝伟副校长对张文鹤老师和钟毅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谈到,两位老师的研究,都是旧题新作巧出新。他指出,张文鹤老师的文献综述颇具新意;对于钟毅老师的报告,他谈到,翻译伦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译制片的研究也比较多,但钟毅老师能够用特殊的语境确定对象,对接前沿新视角,真正做到了巧出新。在点评的最后,他用“一专、两多、三结合”对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专注于研究,多读、多写;将自己的科研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与学科发展相结合、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研互长。
祝朝伟副校长点评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