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2 访问次数:
2024年12月5日,学院翻译协会系列讲座“译协论坛”第三讲在歌乐楼C101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王祖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史料,史论与视野:翻译史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协会会长赵新雷主持,协会成员及其他热爱翻译的师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王教授指出“翻译史研究”这一问题源自社会历史发展及翻译学科实践。翻译史研究首先是历史研究,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专题史研究。因此,翻译史研究应该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也应该关注历史研究的发展,并与史学互动对话。对此,王教授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一,史料的作用,类型搜索与使用;二,史论,史观与圈外历史研究的流变;三,当前翻译史研究的史野拓展。王教授强调史料对翻译研究有深刻影响,使用错误史料会导致错误结论,使用经过过滤的二手文献导致认知偏差,因此研究者应仔细甄别研究使用的材料。做学术研究要事先预测而不是跟随潮流,应发掘新材料,使用新材料。同时史料的种类有许多,例如:实物史料,文字史料,民间创作和文学资料等。故搜集史料要“竭泽而渔”,要尽可能获取一手文献。
王教授指出,对于史料搜集的方法,可以从二手文献入手,顺藤摸瓜以获取一手文献,王教授向听众列举了获取一手文献及相关信息的八种渠道。随后,他总结翻译史研究使用史料时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即底本的考证和译本初版本的获取。谈及“史论,史观与历史研究”,在掌握了一定史料后要提升理论修养,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灵魂,史观会影响史料的运用。理论有着巨大的力量,理论就是一束光;理论就是一幅具有红外射线功能的眼镜;理论就是思想的武器。因此,任何领域发生的根本性变革都要以观念的变革为前导。任何史学的变革,首先是史学观念的变革。
王教授详细阐释了西方史学研究的范式演进:鉴诫史学范式、叙述性范式、结构+功能范式、后现代范式及当下的全球史范式。随后,王教授围绕本场讲座的另一问题“翻译史研究的史野拓展”展开论述。他从六个方面对史野拓层进行进一步阐述。第一,从研究关照史野看,要扩大研究关照的纵深;第二,从研究价值看,要超越个案,由局部研究关照整体规律探索,避免就事论事;第三,从地域看,应超越仅以大陆地区,汉族地区,英语国家或几个语种使用区域为主的片面视野;第四,从知识领域看,要超越文学翻译史,注意对思想、观念等其他领域的研究;第五,从性别和年龄看,应拓展视野,关注女性翻译史、儿童翻译史;第六,探索跨学科等研究方法。最后,王教授结合个人经验,总结翻译史研究的三点启示:一,多收集史料;二,注重培养个人史论史观;三,关注历史学的新发展。
会长赵新雷从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国家翻译实践的史学视野、翻译史的产品与功能研究等方面,结合个人研究体会对王教授的讲座予以总结,并补充强调了应用翻译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现场交流环节,对于会长及同学们提出的翻译史研究相关问题,王教授逐一进行解答。并指出我们不能仅以译本为中心,也应关注译者等主体因素的介入,以译者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的研究的可能性。交流结束,同学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向王教授表示感谢,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片:龙红宇
文字:王福香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