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信息 >

译协论坛(二):国际传播语境下中国科技叙事的翻译重构

发布时间:2024-11-26 访问次数:

2024年11月21日,学院翻译协会系列讲座“译协论坛”第二讲在歌乐楼A110教室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到学院杨志亭副院长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国际传播语境下中国科技叙事的翻译重构”报告。讲座由翻译协会会长赵新雷主持。

讲座伊始,杨老师指出,中国科技进步正在造福世界。但遗憾的是,从传播角度而言,中国科技故事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还局限在学术界,公共舆论场上的“声音”不大。国际上中国科技从“失语”到“失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构建中国科技的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杨老师首先由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切入,指出经考察发现,国外学者对科技话语翻译的研究多以传播学为视角,而国内学者虽然对经济、文化甚至军事方面的话语翻译研究虽占有一席之地,但科技话语的研究却乏善可陈。同时,从认知构建视角考察科技翻译的研究也有略显不足。事实上,从认知范式、认知能力或者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老师对相关文献内容予以总结,并提出如下观点:科技叙事通过翻译照应、更新和重构人类对科学问题的认知结构和认知逻辑,从而完成对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构。

同时,杨老师对认知建构进行了详细论证。什么是叙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一种话语表达模式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也可以是构建和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杨老师指出,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是源语与目的语社会历史语境对话交流中的叙事构建活动。而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通过再叙事传达自己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杨老师还从文本类型出发,指出中国科技叙事可分为个人叙事及国家叙事。前者多为国内高校、相关机构发表的学术论文;后者则涉及由学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发起的,从国家层面对中国科技动态及成果进行推介的新闻报道等外宣题材。杨老师聚焦第二种类型,并指出“以国家叙事为主的中国科技叙事类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国际传播效果”。

杨老师着重介绍了构建科技叙事话语体系的策略。首先杨老师引述黄友义先生倡导的外宣翻译“三贴近”策略,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群体要求”和“贴近国外受众群体的思维习惯”。随后杨老师基于“三贴近”的思路提出了科技话语的翻译策略——“三适应”:一是“内容适应中国对外传播的实际需求”,译者在翻译时既要结合意志形态和国家战略,也要在传播中弱化国家意志,避免受众群体出现抵制情绪;二是“方式适应国际化话语传播逻辑”,即译者不能仍然用国内宣文的风格宣传,而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重建话语体系;三是“风格适应国外受众思维模式”,要求译者用有效的语言手段进行传播,对此杨老师列举了“嫦娥六号”、“天宫一号”的翻译案例,强调在科技翻译中针对文化负载词应更多采取省译的方法,以避免增加读者负担,使译文主次鲜明。

在总结环节杨老师指出,通过重构国际传播语境下中国科技叙事,我们可以实现政治构建,真正让“科技中国”走出国门。在此过程中,译者应肩负起话语传播的责任,在科技交流、思想对话等领域发挥翻译人的独特作用。

赵新雷会长从研究设计、翻译与再叙事、个体叙事与主体叙事的区别与联系等维度对杨老师的讲座予以总结,并再次阐释了应用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现场交流环节,杨老师逐一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科技翻译与认知重构、科技翻译的叙事类型等问题,并指出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是以国内文章为底本,而国外媒体同样有很多报道中国科技的文章,开展国内外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构建科技翻译的国际话语体系。

本次讲座从国家战略层面突出译者未来的重大责任,为同学们个人学术素养的提升、职业道路的规划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展望未来,翻译协会将在学院的领导下,坚持“译与学并重”的发展理念,为更多热爱翻译的同学们提供融通交流的舞台。

图片:龙红宇

文字:邱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