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2 访问次数:
22日上午十点,山东大学谢文郁教授应我校科研处和翻译学院的邀请,在我校新区教学楼A栋报告厅举行了题为“经典著作翻译的词源和理解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翻译学院李龙泉教授主持。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我校外聘硕士生导师曹顺发,翻译学院院长祝朝伟,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安江,硕士生导师高伟、李海峰、夏歆东,翻译方向博士生李金树等老师及我校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出席了此次讲座。
李龙泉教授主持讲座
谢文郁教授为旅美华人学者,山东大学教授、博导,主攻哲学、宗教学、神学和翻译学。谢教授学术功底深厚,著作颇丰,代表作有《道路与真理》、《自由与生存》、《自由与责任》等等。同时,谢教授翻译功力丰厚,尤其专注于《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的翻译,现有谢文郁版《约翰福音》面世。
谢教授的讲座以《约翰福音》的第1-18节为例,从英文版中的核心词汇“GOD”、“WORD”等词汇追溯至古希腊的原文本本义,进行了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分析和阐述,并与台下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从讲座中不能看出,谢教授的语言功底之深厚,涉猎的知识面之广和学术研究态度之严谨,其幽默风趣的讲座风格更让我们对这位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讲座的主题明确,举例丰富,涉猎的学科内容较多,如:翻译学、宗教学、哲学等,但教授的讲解深浅适度,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充满哲学思辨的饕餮盛宴。接下来,现场的师生和谢教授进行了互动,气氛十分活跃。李龙泉教授做了简要总结,上午的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画下圆满的句号。
谢文郁教授讲座中
下午三时,谢教授不辞辛苦,还参加了由翻译学院组织的“文化与翻译”小型座谈会;我校翻译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座谈会。期间,谢教授就“如何做到有效读书”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读书过程中有两种指向,一为 “经验指向”,二为“情感指向”;而后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具凡世间成大才者,莫不对书籍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只有带着 “情感”去读书,才能读出韵味,读出“世间大言”。在场师生与谢教授的交流中无不获益匪浅,感悟颇多。
讲座后与部分教师合影
(翻译学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