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30 发布者:满阳售后维护 访问次数:
2020年11月24日19:00,应我校翻译学院邀请,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邹威华教授做了题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为翻译学院“翻译名家讲座”系列讲座之一。翻译学院傅晓微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众多高校硕、博研究生和老师们聆听讲座。
邹威华教授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英国文化研究、霍尔及其著述、霍尔思想流变和霍尔的贡献。邹教授分别从内涵、语境、现实、刊物、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当前英国文化研究概况及其发展演变。邹教授认为,对于英国文化特质的研究要以“大众文化”和“文化政治”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为传统,体现工人阶级文化的草根性和“文化身份”政治的边缘性,“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接着,邹教授介绍了霍尔的生平以及其学术生涯中的重要著作,例如《通俗艺术》(1964)、《控制危机》(1978)、《通过仪式反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1976)、《论意识形态》(1978)。随后,邹教授详细阐述了霍尔思想的流变,提出霍尔思想的流变基于对伯明翰学派思想的整体把握,从影响其文化理论建构和理论走向的葛兰西及“文化霸权”和“文化表征”为研究问题的主线,突出“问题意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论述“文化霸权”“接合理论”、“
文化表征”在建构霍尔思想中的萌芽、产生、建构发展到延伸等几个阶段所突显出来的内核,探究其文化理论变迁,彰显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紧接着,邹教授论述了霍尔所做出的贡献,认为他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透视社会、批判社会,并把理论有机地用于社会实践,使学术理论政治化、文化研究政治化,且始终保持着对马克思主义对话的高度清晰的认识,结合英国社会的现实,在众多的西方理论中寻找适合建构他文化理论的资源。英国文化研究最终蔚然成为一重大的思想学术流派和研究领域,霍尔功不可没。
最后,邹教授就线上师生提出的问题例如“如何将少数族裔文学与霍尔的文化研究相结合”,“霍尔的‘现代性’的进一步解读”,“如何使用文化唯物主义应用到文学作品研究”进行了详细解答。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邹威华教授讲座
互动答疑环节
图/文 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