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学砺才 明识致远 | 巴别译谭第二十二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9 访问次数: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晚七点,巴别译谭第二十二讲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拉开帷幕。本次译谭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秦筱婉博士主持,上海海洋大学李涛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刘锦晖副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张静副教授点评,由分别来自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三位在读博士研究生做学术分享,历时两个小时,吸引了国内多所院校的师生百余人。

首先,三位博士生做学术分享。第一位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常婵,就《从“灵魂学”到“心理学”:psychology及其汉译的世俗化历程》这一主题做汇报。第二位是来自西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李佳,他的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认知翻译学研究,已发表翻译研究论文多篇,本次他的汇报题目是Is human translation more conservative than machine translation? —— A corpus-based study measuring formality across translation varieties and registers. 第三位是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秦勤,她深耕口译教学16余载,注重提升专业课程质量,主持多门市级一流课程、教改项目,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本次她的汇报题目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教师数智素养的内涵、框架与提升路径——一项基于Nvivo的扎根研究》。

三位同学精彩汇报后,三位与谈老师基于自身多年的学术积累,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线上师生也积极踊跃地就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或困惑与三位主讲人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巴别译谭各个环节衔接紧凑,汇报充分详实,评议鞭辟入里,充分彰显了巴别译谭“激荡学术、昌明新知”的理念。


评议嘉宾简介:

李涛,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曾受留学基金委等资助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和兰卡斯特大学语料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习研修。

刘锦晖,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秘书,研究方向为典籍英译、汉语古诗英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静,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线一流本科课程《高级口译》负责人,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联盟(IATIC)理事,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翻译技术沙龙联合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翻译教学、翻译技术。

巴别译谭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每学期举办二至三讲,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二讲。每一期由来自三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主讲,并特邀国内翻译界青年学者与谈,旨在为在读高校博士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翻译学界注入新思想。2025年巴别译谭将持续发力,诚邀国内外各大高校在读博士生主讲,欢迎翻译界青年学者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