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2 发布者:张信 访问次数:
我校成功举办“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暨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20年6月19日—20日,“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东区宏文楼国际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翻译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近二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一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党委书记邹渝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以“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的机遇与挑战”“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9日上午8:30,校党委书记邹渝主持开幕式。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拨冗出席本次研讨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介绍。随后,校长董洪川致辞。他首先向与会嘉宾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接着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翻译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他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对我校教育理念革新和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长董洪川致开幕辞
随后,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翻译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八位专家学者依次进行了第一轮主旨发言。本轮发言聚焦于新时代翻译的价值、语言智能背景下外语学科的机遇与挑战、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社会建构功能以及中外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话题。
19日下午,来自西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八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第二轮主旨发言。本轮发言关注新时代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外语学科的守正创新,以及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等议题。随后,董洪川主持了学报主编论坛,各位到场的外语类刊物的主编们详细介绍了各自刊物的特色栏目、选稿取向和审稿流程等。
20 日上午,来自山东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单位的六位专家学者轮流进行了第三轮主旨发言。本轮发言重点讨论了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元人才培养、交叉学科建设、翻译研究前言、语言学研究热点,以及翻译行业的规范立法、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议题。
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紧扣“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改革”主题,强调当今时代外语教育的改革路径应厚植中国文化,以引领学生做“文化阐释者”为人才培养重点,见解独树一帜,分析鞭辟入里。三轮主旨发言中,各位专家学者高屋建瓴、问题意识突出,充分体现了本次会议主题的前沿性与时代性,尤其展现了外语学科与翻译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本次高层论坛将有力助推我校在复合融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永峰主持闭幕式,副校长祝朝伟致闭幕辞。祝朝伟首先感谢了来自线上线下的各位专家的分享,并总结了本次研讨会主旨内容和鲜明特色。最后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学科建设办公室和翻译学院代表学校,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校内外师生的全程参与和大力支持。至此,“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副校长祝朝伟致闭幕辞
图/文 学科建设办公室、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