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院召开“三进”及《理解当代中国》教材使用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3-12 发布者:张信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三进”建设,打造课程思政教育特色,3月8日下午,我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在立德楼B109召开了“三进”及《理解当代中国》教材使用交流会。本次会议由杨志亭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学院副院长杨志亭首先对学院的课程思政工作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根据学校全面开展“三进”工作精神,为贯彻落实“1335全覆盖全链条”实施模式等要求,杨志亭副院长对学院“三进”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学院“三进”建设成效需全面梳理,要做好经验积累、资料收集、成果总结与凝练等工作;2.继续做好校级思政教育建设项目,推动我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分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示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3.进一步做好三进课程融入工作,用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并鼓励教师编写三进教材和读本;4.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教育,将中国特色重要话语、专门话语和最新时政话语纳入日常翻译教学。随后,李金树院长对本学期学院的“三进”推进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在之后的交流会上,各教研室对《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教学研讨,教师们分享了该系列教材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的案例与经验。钟毅教授分享了《高级英语》课程使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的情况。她介绍说,在经教学团队分析后,为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高级英语》课程选取了与《理解当代中国》教材联系紧密的教学单元。另外,为达到更好的教材学习效果,教学团队采取了更为活泼的教学形式,例如开展辩论、模拟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突出。我院教师刘美华分享了《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使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的情况。她发现该教材以演讲技巧为依托,将不同的话题融入到每个单元中。因此,教学团队在原教学步骤中,加入了“课前话题讨论”环节,选取时事热点话题,结合演讲技巧,学生可以练习即兴演讲。上学期虽受疫情影响,教学以在线授课为主,但同学们参与度高,积极发言。杨志亭副院长在分享《汉英笔译》课程使用《理解当代中国:高级汉英笔译教程》的情况时提到,该课程教学结合该教材,在原授课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并加入了学生自学环节。教学团队还选择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主题,融入到了期末考试中,以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自学效果。

本次会议集工作部署、经验交流为一体,明确了今后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推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推动铸教、铸人、铸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