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3 访问次数:
5月31日晚七点,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巴别译谭”第十八讲成功举办,此次论坛联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并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以及西南大学的翻译学博士生葛玉娇、丁如伟、李盈盈就各自研究主题进行了主题分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军平教授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雯超副教授在讲座后与讲者进行了互动。来自全国近三十所高校百余名师生也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此次活动。
丁如伟基于晚清中国的翻译活动处于中西文化互动、传统与现代交锋的语境探讨了严复的翻译文本,并从他在翻译时文言书写的选择、译书“信达雅”标准的确立,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译词“化西”与文化移植的努力切入,挖掘严复“自他之耀,回照故林”的文化动机,进而透视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心理。研究借世界多元文化共存与对话的晚清语境探讨严复翻译中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启迪相关研究者藉由翻译史实、翻译实践、翻译评价研究译者借译传情、以译传文的文化现象。
葛玉娇收集整理了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阎连科《丁庄梦》英译本的评论,以海外在线图书交流网站Goodreads和图书销售网站Amazon为普通读者的主要评论数据来源,利用NVivo软件筛选分析读者评论内容,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发现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对《丁庄梦》英译本的接受度均较好,指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需要考量读者接受这一重要观测指标,需要细读读者具体评论,需要厘清中国文学“走出去”接受现状,以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切实有力的实践支撑。
李盈盈指出传统翻译理论中对接受者或读者反应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主观经验和理论层面,缺乏客观数据的验证,本世纪以来,随着认知科学实验工具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对接受者在接受翻译产品时的认知过程进行实时考察成为可能,很多学者开始了对翻译的认知效果研究。Kruger & Kruger(2017)首次提出用“翻译认知接受”这个术语指代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该汇报对翻译认知接受的概念、理据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探讨翻译认知接受研究的未来趋势。
讲座分享后,王军平教授与苏雯超副教授就主题分别点评。王军平教授针对翻译史以及翻译接受研究建议对文化认同概念进行细致界定,需从译者的多重身份出发思考,我们需要从“译何为”“为何译”“为谁译”三要素深度考量译者的文化认同机理,同时也不应割裂历史文化语境、个人经历、政治意识等诸多方面,特别是超越“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考察译者借译所呈现的“文化意识”。另外,我们需将文本细读与大环境结合,甄别译者的“真认同”与“假认同”。从翻译的接受端考察来看,相关研究是否应该超出“接受”这一维度,注重翻译传播的效用、期待、路径,并强调接受研究对翻译实践的反哺。此外,研究者需要注意评价的着力点,评论的指向是否为译本身而非文本身?苏雯超副教授主要针对翻译认知接受研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深度挖掘翻译认知研究的完整理论框架;也需借助大数据、问卷、描述等诸多现成手段对译者与读者的接受效果进行三角互证;还需应注重翻译的方向性,将翻译的具体指向纳入研究框架,要以全面的视角开展翻译认知接受导向的研究。
此次论坛激发了翻译学博士生的思想思路,夯实了论文写作的理论与方法,促进了选题与发表的交流,为国内翻译学博士生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同时助力了本校翻译研究生的培养,也为国内青年翻译学者的学术养成提供了机会。
图/文 张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