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8 访问次数:
2025年9月26日,由重庆翻译学会、我校MTI教育中心主办,我院和重庆翻译学会翻译教学研究会共同承办,重庆博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重庆翻译学会翻译教学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四川外国语大学第八届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18所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胡安江教授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重庆翻译学会副秘书长马武林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胡安江教授、重庆翻译学会会长祝朝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胡安江副校长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全球化、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需转型,构建 “语言 + 专业 + 数智化” 三维能力矩阵,从技术融合与学科交叉、教育模式深度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等维度重构培养体系,聚焦培养学生多方面意识与高端复合型翻译人才。他呼吁各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重庆翻译学会会长祝朝伟教授致辞
祝朝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现在外语教育面临三大危机与机遇:危机在于多学科对外语学习的挤压、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的冲击和外语专业关停潮对信心的影响;机遇在于外语建设有助于提升国际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新文科建设和翻译结合推动学科交叉发展,以及中国特色哲学发展为中国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本次研讨会为期1天,邀请了2位国内翻译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1位行业代表做大会主旨报告,与会专家们立足“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从学科建设、教育理念、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做主旨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围绕“翻译专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翻译专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视角出发,聚焦翻译专业博士培养的高端性、领军性与特质性。针对未来领军人才的评价机制、工作要求等议题,她提出兼顾语言-技术-文化的评价理念,引入成果选项制与全过程评估的考察办法开展翻译专业博士毕业考核。
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做线上主旨发言
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新形态翻译教材建设思考”为题,在梳理国内翻译教材历时演变的基础上,分析新兴技术对翻译教材研发的影响,并重点论述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材研发的未来前景。她指出,新形态翻译教材设计理念应秉持人智协同导向、动态更新机制与能力本位设计等原则,以技术为导向,开发兼具学术性、敏捷性与前瞻性的翻译教材体系。
重庆博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锋做主旨发言
重庆博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锋以“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学新范式”为题,探讨数智时代翻译教学形态的变革与重构,聚焦翻译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以技术赋能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为翻译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期间,各高校受邀嘉宾分享了各自的培养经验并就翻译教育中的得失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未来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和复合型发展模式。
重庆翻译学会翻译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李希希博士做大会总结
重庆翻译学会翻译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李希希做大会总结。她向大会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对重庆翻译学会以及各高校的支持信任表示感谢。她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手段革新,翻译学科内涵不断扩展,如何提升翻译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翻译专业人才队伍,是我们必须去思考的问题和承担的责任。未来重庆翻译学会翻译教学研究会工作将围绕构建平台来攻克难题、促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展开。
大会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