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1 访问次数:
2025年10月23日晚,翻译学院第二十三期朋辈学堂在培英楼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2023级本科生王馨悦同学,分享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的亲身经历与宝贵经验。


分享会伊始,王馨悦同学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她与三创赛的结缘故事——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条“三创赛找队友”的帖子,激发了她的好奇心,让她意识到三创赛不仅是一场知识的比拼,更是一次对创新、创意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考验。随后,通过班长的引荐,她有幸加入了一支由金融系同学为主的队伍,开启了长达八个月的竞赛征程。

谈及三创赛的赛事设置,王馨悦介绍,赛事分为常规赛与实战赛两大赛道。她特别建议新手团队优先选择实战赛,尤其推荐紧扣“乡村振兴”国家大政方针的赛道,这类选题往往能让团队在赛事初期就占据竞争优势。
“大家别被‘持久战’吓到,实战赛其实有清晰的‘通关秘籍’——那就是官方给出的评分细则KPI”,王馨悦总结到。她将备赛流程精炼为三个关键步骤:选品、对接商户、双线推进(线上销售与线下调研 )。她特别强调了品牌故事的重要性,认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是策划案和路演成功的关键。在团队组建方面,她也认为这“是一门学问”,一个具备强大领导力的队长和一位拥有出色表达能力的路演成员,是团队稳定发挥的基石。
她所在的“巴渝中韵,乡渡华章”项目团队,曾三次深入重庆忠县开展实地调研。得益于前期与当地商户的高效对接,当地商委主动提供了交通与住宿支持,大幅降低了团队备赛成本——这一经历也印证了前期商务对接的重要性。比赛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味的插曲,为了完成“每周直播至少两次,每次超过一小时”的任务,她曾在期末周“挂着直播悄悄自习”,这一趣事引得现场笑声一片。但她也严肃指出,真正的销售额增长仍需依赖于真诚的内容与有效的推广策略,而非仅仅依靠亲友的支持。


回顾整个赛程,王馨悦谈到,最大的收获远不止于最终的奖项本身。她坦言,在这场“持久战”中,团队成员们被迫成长为“多面手”的蜕变,从直播带货、视频剪辑到商务谈判、策划案撰写等众多领域,这些在课本外的实践经验,成为了每个人最宝贵的收获。

在互动交流环节,王馨悦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为何选择忠县”和“如何设计直播形式”两个话题展开答疑。她强调,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讲好背后的感人故事,才是赛事破题的关键;而关于直播形式方面,王馨悦表示这并不复杂,只要保证清晰画质、备好实用话术即可步入实操,而镜头前的自信表达,不仅能为团队带来可观的营业额,更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了个人的口头交际能力。
本次分享会在热烈的互动问答中圆满落幕。王馨悦用她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证明,三创赛虽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但沿途的风景与抵达终点时的成长,将使一切付出变得意义非凡。对于有志于参与第十六届三创赛的同学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与一份清晰的“导航图”。

在分享会的尾声,王品老师对王馨悦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他强调“走出宿舍、主动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大一阶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交流合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习全新的个人技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本次朋辈学堂,以优秀学子的实战经验分享为桥梁,为翻译学院学子们搭建了一条通往实践成长的清晰路径。同学们在聆听中深受鼓舞,在未来,他们将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实践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图片/唐蕊
撰稿/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