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0 访问次数:
2025年10月25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武汉专场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20余家国际组织受邀来华开展宣讲。我院组织了14名同学,由王品老师带队前往武汉参加了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做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创造学生与国际组织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活动期间,我院学子全程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认真聆听了各国际组织代表的专题宣讲,深入了解不同机构的使命、文化及实习与职位招聘信息。在咨询交流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外语专业优势,就申请流程、所需核心能力、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沟通。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远超预期。它不仅是一次信息咨询,更帮助大家对国际组织的运作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晰了未来成为复合型、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的奋斗路径。
未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创造更多与国际组织对接的机会,为推动具有国际视野的翻译人才培养、输送更多优秀学子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所感所悟:
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郑小晓同学说:以前“联合国机构”对我来说就只是新闻里遥远的符号,未曾想过这些承载着世界责任的机构会与我产生联系。在活动现场,我看见了天南海北的同学,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热情,积极踊跃地投入到与外宾和老师们的交流中去。通过咨询现场工作人员一些问题,我对这些机构所承担的责任和他们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郑小晓与工作人员交流
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封砚泽同学说:此次荆楚大地之行,短暂却十分深刻,迈步履匆匆而至,怀意兴至盛而归。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中,我有幸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有幸聆听来自联合国专业工作人员的事迹分享,更有幸能同海内外的志愿工作者面对面,分享联合国一线的精彩故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联合国难民署在国际危机中的众志成城,移民署在国际全球化浪潮中的勤勤恳恳,粮食署勇于拔剑而向全球饥饿的鞠躬尽瘁,儿童基金会为国际儿童撑起蓝天的大爱无疆……三个多小时的宣讲活动或许短暂,但却令我深深体会到联合国的国际精神,为之献身于世界文明发展之英勇而震撼。在这里,不论肤色,不论国籍,大家同世界各地的宣讲官互通有无,热情交流,在其中迸发出的不仅有联合国作为第一大国际组织的无比专业,更有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感动,这也令我燃起了加入其中,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在选取了数份报名材料后,我不大的背包仿佛也变得沉甸甸,希望以后我能磨炼本领,能够在未来的某天与联合国真正相遇!
2025级翻译专业本科生杨怡琳同学说:总会看到新闻,巴以冲突的加沙难民们无处可逃,出去领物资也会被袭击,人道主义援助屡屡失败,美国又多次使用一票否决权,拒绝通过停火协议。每次看到这些新闻都会很痛心,所以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想为困难地区提供帮助的种子。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UNHCR以及IOM工作人员的交流,我进一步认识到联合国组织的作用和工作内容,也把我的理想具象化成几个目标,引领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杨怡琳同学与工作人员交流
2025级翻译专业本科生刘雨童同学说:这次联合国宣讲活动通过各组织人员的宣讲,不仅使我了解到各个组织所负责的事务,对联合国有了详尽的了解,更让我意识到我们当代青年是未来的主人,是推动世界变革的中坚力量。与国际移民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交谈后,我了解到了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和不易,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帮助人们迁往另一个国家居住,而是对需要帮助的人民带来及时且有效服务的伟大组织。这次活动点燃了我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意识到每个人都可成为促进理解的桥梁,让我更关注全球议题,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当代青年行动应当从现在开始。
2025级翻译专业本科生江星月同学说:活动最大的收获,是让“联合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国际政治符号,落地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具体的工作。宣讲官和各位在职人员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见闻与挑战。从在难民营协调物资分配,到在非洲乡村推广公共卫生项目;从在纽约总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到在战乱地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联合国的每一项决议、每一个项目,最终都落实为对一个个具体生命的关怀与改善。它不仅是宏大的叙事,更是细微处的坚守,是“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这次活动更拉近了我与全球议题的距离。我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旁观者,而是一个潜在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宣讲中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路径信息,如YPP、实习项目、咨询顾问等,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图/文 翻译学院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