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践行“新文科”“智慧教育”“技术赋能”等理念,提升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促进笔译课程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025年9月5日(星期五)下午16:00至17:30,翻译学院本科笔译教研室召开了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文鹤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院长李金树,以及杨志亭、朱海燕、侯奕茜、唐昉、陈宇鹏、谭万文等多门笔译课程的任课老师。
笔译教研室教师围绕多个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教研室主任张文鹤首先对本学期教研室常规工作进行了安排,梳理了几项重要工作(如课程与教材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动员、智慧课程与数智赋能等),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他指出,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未来翻译教育发展必将聚焦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教育变革,因此教师们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抱拥新技术并与之对话。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并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将学校建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群,以应对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对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来带的冲击。
随后,教师们就“笔译课程2025版大纲修订”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院长李金树指出,新一轮大纲的修订是为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新语境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而进行的必要调整,既凸显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与互动性,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AI技术与国内外优秀在线教育资源,充实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并基于OBE教育理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讲授《翻译概论》的陈宇鹏与彭红艳老师在修订课程大纲时,适度增加了思政元素与AI翻译相关的前沿内容(如AI翻译的本质、标准、创造性限度、AI翻译风格、AI翻译辩证观、AI翻译素养等),以帮助学生从学理层面认识翻译技术带来的革新和局限。唐昉老师则指出,AI技术不但重塑了翻译活动的性质与过程,还将模糊文本与非文本等不同模态之间的边界,对翻译实践、教学甚至研究都提出了新挑战,从而引发应用翻译研究兴起、翻译数字化与技术化转型,并引发对传统翻译概念与框架的反思与重构等趋势,作为翻译教师与研究者应该密切留意这些新议题。
随后,张文鹤老师分享了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的备赛与参赛心得,指出该比赛是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的赛项之一,也是一项对个人职业提升、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竞赛活动。他鼓励教师们积极备战来年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推新,树立教育家精神,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我院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图/文 张文鹤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