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乡”短视频大赛顺利举行——翻译学院实践周系列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5-07-13 访问次数:

2025年7月12日,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美丽家乡”短视频大赛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一项集能力提升、思政育人和创意开发于一体的“多模态挑战赛”,旨在通过当代大学生视角介绍中国的自然与人文美,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美丽与中国故事。

本次比赛由本科笔译教研室、MTI笔译教研室与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研室共同策划开展,获得各年级同学积极响应。同学们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敲定短视频的主题、设计并执行制作方案、添加双语字幕与英文配音,并在规定时间前完成投稿。最终共收到181份视频,其中个人59份,团队122份,涉及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美食文化、科技创新、非遗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自己家乡的多维美与人文故事。

参赛作品提交情况

同学们从“Z世代”的生动视角出发,用“Z世代”鲜活的镜头与文字语言,讲述“Z世代”眼中多彩的“美丽家乡”。比如,《重庆 24 小时》讲述了山城三餐烟火里的热辣乡愁;《走遍天下,最恋黔家》则以诗性旁白介绍了贵州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包容;《重庆非遗文化体验中心》则以第一人称体验与实拍的方式介绍了剪纸、拓印、漆扇和浮水画等非遗文化等;

Mystery of Love则通过平板照片展讲述重庆如何通过一份奇妙的缘分与爱把不同地域的四个女生联系在一起;《码头中国:重庆的江湖基因》则整合了纪录片素材与现场采访,通过一位“老棒棒”的现身说法,讲述历史变迁下重庆人坚韧顽强、开放善良、乐天豪爽的江湖基因。

部分参赛作品展示

经过教研室老师们的通力合作,对提交的所有作品进行了一轮初筛和两轮精评,从视频的主题、字幕与配音、语言表达与创意四个维度对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了相关奖项。

教研室成员线上评审讨论

本次“美丽家乡”短视频大赛,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与创意思维,培养了其短视频制作、字幕翻译与配音能力、技术素养,同时还落实了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提升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坚定了文化自信。希望同学们继续将专业能力、家国情怀与技术素养结合起来,

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讲好“美丽家乡”故事、传播“魅力中国”之声,塑造与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图/文 张文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