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访问次数: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骊歌声起。站在时光的渡口回望,那些在翻译路上跋涉的足迹,用语言架起桥梁的思想碰撞,早已在青春版图中汇聚成了璀璨星河。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毕业生们笔下的“译路”故事,看翻译人以文字为舟,在文化的星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航迹。
2021年入校,到现在2025年离校,感叹时光飞快不等人,我已变得更加成熟。大一大二尚且有一丝胆怯畏缩,迷茫无措,现在我可以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大学四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积极向上,都有着向前冲的勇气和干劲;认识了博学多识的课程老师们,以及认真负责的辅导员,他们都是激励我向前走的driving forces,是我成长成人的巨大助力。真心感谢大学的良师益友们,祝大家未来都一帆风顺,万事胜意。
大学期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稍稍懂得了面对不同人的相处之道。最大的收获却是在一张张任务待办list中生出的焦虑和怯懦中得到的。我想说,朋友们,如果觉得害怕就要更加勇往直前,更加奋力拼搏,投入你所有的精力和努力,这会把你带到最后的终点。
未来还有很多挑战,面临更多选择。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快乐,成长为更加健康,更加坚定的大树。
——翻译专业2025届毕业生 郭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还记得大一时初走川外小铁路,觉得这条路可真长啊,仿佛怎么走都走不到尽头。可当求索梯再度换上新外衣,我才惊觉这段求学之旅已在盛夏时节悄然抵达终点。从初入校门时的懵懂憧憬,到如今满载知识的行囊,母校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我的成长。在川外这片充满魅力的沃土上,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母校独特的多语种教学氛围,如同一座绚丽的桥梁,让我跨越语言的藩篱,领略到世界文化的多元与深邃。
四载春秋,川外的朝晖夕阴里,藏着我与语言热恋的岁岁年年。课堂上,老师们用生动的案例剖析翻译技巧,带我领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密码;校园里,亚太青年模拟APEC大会上的唇枪舌剑,国际文化节的多彩风情,让我在实践中锤炼沟通能力。在翻院学习的日子里,我将对语言的热爱化为行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智慧,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事物。感谢翻院以国际化的视野为我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桥梁,以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教学理念让我在翻译实践中拥有了独立思考与创新表达的底气,从而通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份由学院赋予的成长与蜕变,将成为我未来逐梦路上最坚实的铠甲。
如今,站在三花路的路口回望,图书馆的灯火、教学楼的长廊、操场的晚风,皆是青春扉页上最珍贵的注脚。感恩母校的培育,让我从懵懂学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翻译追梦人。愿川外继续以语言为舟,载万千学子驶向理想彼岸;愿学弟学妹们在川外尽情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让梦想之花在多语世界中绚烂绽放!
——翻译专业2025届毕业生 刘心怡
在人文社科被唱衰的大环境下,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步入川外和翻译专业,让我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刻来得早一些,也逐渐在各位老师的指引下,启发自己的兴趣,独自探索思考,慢慢构建起了自己的主体性。我想这就是人文社科专业存在的意义,启发我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解答我们对于人生的疑惑,然后将我们从书本中所领悟到的真理运用到实践,指引我们更好地生活。
站在毕业的转角,我开始真切感受到自己过去四年的变化,从大一的稚嫩懵懂,跟随大众的脚步向前走,到大四逐步发现自己对生活有了更多深层次的感受,也更了解自己。而这些感受来源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老师讲授文学、启发思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向生活和一些社会现象提出疑问,并自主地寻找答案。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点滴相处中,体悟到在社交中的归属感以及人间的温情。当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时,还能感受到高中时代的热血和向上以及青春时代拼搏的氛围。在与书籍中的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真理跨越时间和空间传达给你的神奇。当发现几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学者也有着和你同样的疑惑,并给出了他的答案,思维在此刻产生了共振。在与书籍的相处的过程中,慢慢也找寻到了平静的自己,在这段时光里,世界是平静安稳的。
所以,大学的意义在何处?我想在与师长、朋友、书籍和自己的相处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我不再是只会在老师指引下才能学习,也不再是只会学习既定课本的学生,我变成了有独立自主意识的成年人,我想这就是大学的意义所在。
感谢川外的温情,在我困难的时刻给予学生帮助,真实地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感谢翻译学院的老师,鼓励支持我,让我逐步成长。感谢身边的朋友,大家嬉笑的日子构成了我的美好回忆,给我提供了度过黑暗的支点。衷心祝愿大家未来一路顺风,无论何种选择都将收获最美好的结果。
——翻译专业2025届毕业生 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