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院笔译教研室召开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9-04 访问次数:

 

为迎接翻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践行课程思政与“三进”理念,提升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促进笔译课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023年8月31日(星期四)下午,翻译学院笔译教研室召开了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文鹤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院长李金树、副院长杨志亭,以及高伟、朱海燕、侯奕茜、唐昉等多门笔译课程的任课老师。

教研室主任张文鹤首先梳理了本学期笔译基层教学组织的几项重要工作,包括翻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劳动实践周、课程思政与新文科建设的深化、专业翻译赛事等,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他强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恰逢翻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希望教师认真做好如教学大纲、教案、课程PPT、电子教学资源等教学材料的分类、归档工作,并对过去三年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反思,总结笔译课程“三进”与课程思政的成绩,反思不足,进一步思考笔译教学的特色,在守正基础上力图有创新。此外,他还要求教师们基于学情与教学内容,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度修订,以体现笔译教学的思政性、文理交融性和与时俱进性。

随后,教师们就“劳动实践周”的形式进行了交流。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虽然笔译大赛作为劳动实践周的传统活动,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有必要在实践周的形式、内容与开展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反映翻译行业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李金树院长建议,将翻译实践与高校服务地方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到涉外场所(如博物馆、红色文化展览馆等)进行调研,对其翻译与语言景观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科研意识,更能提升其在真实语境中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朱海燕和高伟等老师则认为,可以由学生自荐实践周的活动方案,再由教师结合相关主题进行微调,这样能把学生的兴趣、热情与专业实践有机整合。

此外,《翻译中国》的任课教师们还进行了集体研讨,对该课程与《汉英笔译》之间的衔接、《理解当代中国之汉英翻译教程》的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方式、作业的形式、考察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讨论。

最后,杨志亭老师对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翻译中国》是一门把学生翻译能力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标的课程,有助于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多交流、多钻研,按质按量完整教学任务,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

撰稿:张文鹤

校对:杨志亭